时间:2023-04-21 18:26:47 | 浏览:133
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
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
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
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
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
身体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
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身心合一的整体观
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养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注意日常的一些小的事情就能达到很好的养生效果,记牢养生六字诀,其实养生很简单!
中医养生有六字诀:顺、静、修、调、补、固。
“顺”:养生跟着季节走
《黄帝内经》说:“顺天时地利。”这里的“时”,指的是四时阴阳,具体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季的养生要符合生、长、收、藏的特点。
春天万物生发,要养肝、养阳;夏天是生长时节、主养心,晚睡早起,少发怒,该出汗就得出汗;仲夏季节又热又湿,要注意养脾、化湿;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冬天讲究养藏、养肾、养阴,要多晒太阳,早睡晚起。
“静”:让心安静下来
《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人安静下来,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气”的消耗,做到身体“节能”,这样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
现代人喜欢生活得热热闹闹,每天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生怕孤独和寂寞。其实,这种浮躁的生活对健康极为不利。
大家不妨把生活节奏放慢,采取静坐、闭目养神的方式来静养身、慢养心。
“修”:修身行善烦恼少
《易经》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殃。”
其实就是平时积德行善、豁达大度的人,往往能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能减少很多烦恼,心情愉悦。
可见,修身养性,宽以待人,淡泊名利,对别人好,自己收获的将是健康、快乐和长寿。
“调”:多做深长呼吸
《黄帝内经》说,应该根据四季的变化调养精神意志,调养七情六欲。其中还强调了呼吸的调节,即“调息”,练习呼吸吐纳。
建议大家平时多做深长、缓慢、均匀的呼吸。可以练习“丹田息”,鼻子吸气后,通过意念把气送到下丹田气海的位置,即在肚脐下1.5寸。然后再把气慢慢呼出来。
练习“丹田吸”的同时,吞咽唾沫,配合调津,保健效果更好。
“补”:有补有泻最健康
古人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脏腑、气血,原则有三,一是先辨证,二是食补为先,三是补、泻结合。
滋补要因人而异,根据体质进行合适的食补。养生也不能一味地补,要补泻结合。
如夏天要利湿,可多吃冬瓜、丝瓜、西瓜、薏仁,火气重的可吃苦瓜、苦菜,吃绿豆排火毒。秋天燥气盛,便秘、口干的人多,应多吃润燥的梨、萝卜等食物。冬天寒气重,可多吃点姜、肉桂,以驱寒气。
“固”:固精、固气、固神
固精,就是要保护肾气,最重要的是节欲。
固气,一要减少耗气,少说话;二要多晒太阳,补充阳气;三要多做有氧运动,增加氧气;四睡眠能养五脏之气,绝对不能熬夜;五要通过饮食带来水谷之气,多喝补血补气营养粥。
固神,就要调养七情,不“过喜、过怒、过思、过悲、过恐”。
——END——
⊙版权声明:文章选自中国中医科学院门诊部,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佩兰
⊙运营编号:YNZY0003
一、中医养生要求及时睡觉我们都知道,只有在睡眠中我们才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新陈代谢才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排毒,所以说,睡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天睡觉的时间应当是晚上九点,最好不要超过晚上十一点,第二天早上一定要在八点之前醒来,俗话说,早睡早起身体好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中医认为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有兴有衰。因此,每天十二个时辰养生要遵循规律,而丑时和寅时是养好肝和肺的至关重要时辰,一定要睡好觉。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一张简单实用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养生二字听着简单,但后面的复杂理论和知识却把他们吓跑了。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来接近养生。有一些中医养生的小诀窍对于很多人就十分的受用。等着这些小门道,日常抽出一点时间加以运用,相信你也会变得越来越健康
现在很多人都开始注意身体健康,想要进行养生,那么在选择养生方法的时候,不妨试试中医养生法。中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医学,除了对各种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以外,还能够起到良好的养生作用,不同的方法都能够帮助身体进行调整。中医都有哪些讲究?1、调整气
毫无疑问,过去的2017年是我国中药事业发展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全面而系统地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在这一年里,中医打破以往长白胡子的刻板印象,以活泼的网络形式被越来越多的
人民健康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一切为了人民幸福关注如今,老百姓越来越关注养生,开始把注意力放到挑选各种养生粉上。市面上,将薏仁、赤小豆、葛根、山药、枸杞、芡实、大枣、黑芝麻等药食同源的食物低温烘焙或炒香后打成粉的“养生粉”备受青睐,用温开水冲成糊
只要一提到养生人们就会想到吃中药,人们对于中医养生存在误解,中医养生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能够未病先防,同时也能够防止病情发生恶变,不妨来了解一下。中医养生的好处都有哪些呢?1、能够做到未病先防中医认为养生就应该做到饮食有节,有规律的起居,不
中医养生专家孔令谦是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著名中医孔少华之子,孔伯华中医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的养生秘诀深刻而直白。本文刊于《中国妇女》5月(上)当中医养生成为热门话题,孔令谦却有着深深的忧虑,深陷铺天盖地的中医养生信息,普通百姓该
养生,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上西方医学的影响,国人开始忽视养生的实践,甚至摒弃养生的理念,认为这是陈腔滥调,迂腐不堪。殊不知,他们从未真正正确的了解过养生的真正含义。中医养生是什么原理?养生,通俗的来说
每天为您送上市中医院重点专科、专家介绍、原创科普、杏林微视频、杏林微普法等优质内容。关注微信,了解医院的最新资讯,好文章要与大家分享哦!经穴养生中医经穴养生就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方
每天为您送上市中医院重点专科、专家介绍、原创科普、杏林微视频、杏林微普法等优质内容。关注微信,了解医院的最新资讯,好文章要与大家分享哦!经穴养生中医经穴养生就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方
每天为您送上市中医院重点专科、专家介绍、原创科普、杏林微视频、杏林微普法等优质内容。关注微信,了解医院的最新资讯,好文章要与大家分享哦!经穴养生中医经穴养生就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方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长寿,虽然适当的运动能够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适当的休息也可以让身体长寿。中医怎么健康养生?有哪些长寿妙招?1、休息20分钟,让心脏动起来稍微休息几分钟可以减压,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心脏的健康。经过研
形神共养,指形体与精神的协调统一,身心和谐的养生原则,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使形体强健,精神充沛,身体和精神得到协调发展,才能保持生命的健康长寿。中医学认为,人的形体与精神活动具有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形者神之
一、保养先后天之根本在中医理论中,气为人身之根本,人体中的气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气指人受胎后秉承的父精母血,所以它的本义就是“肾气”。人体先天之精由父母遗传而来,藏于肾,化为肾气,是人生命之根本。肾精充足则人精力旺盛、头脑机敏。晚睡、长期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