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1 18:29:53 | 浏览:173
中医养生
1
顺其自然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无论是四时气候、昼夜晨昏的交替,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的演变等,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反应,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因此人类必须掌握和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顺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来进行护养调摄,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使人体内外环境处于和谐的状态,这样才能有益与身心健康!
一年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迁,万物随之有春生、夏长、秋收、东藏的变化,人体阴阳气血的运行也会有相应的改变,根据这一自然规律,中医养生学便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主张在万物蓬勃生长的春夏季节,要顺应阳气升发的趋势,夜卧早起,多进行户外活动,漫步于空气清新之处,舒展形体,使阳气更加充盛;;秋冬季节,气候转凉至寒,风气劲疾,阴气收敛,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卧晚起,以避肃杀寒凉之气,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妄泄;这种根据四时气候变化而保健调摄的方法,就是天人相应,顺乎自然养生原则的体现!
1
形神兼养
形,指人体的脏腑身形;神,主要指人的精神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形体物质是生命的基础,只有形体完备,才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精神活动是生命的主宰,只有精神调畅,才能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无神则形无以主,无形则神无以附,形神合一,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活动;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形体和精神的整体调摄,提倡形神兼养,守神全形!
养形,主要是指摄养人体的内脏、肢体、五官九窍及精气血精液等。大凡调饮食、节劳逸、慎起居、避寒暑、勤锻炼等养生的方法,多属养形的重要内容。如调饮食,应做到谨和五味、粗细结合、荤素搭配寒热适宜等;慎起居,要注意日常生活有规律,与四季相应而起卧有时,节制房事而保养肾精等!
调神,主要指调摄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故调神又必须要以养心为首务。调神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要求人们思想上保持安定清净的状态,不贪欲妄想,不为私念而耗神伤正,同时做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波动。另外也可通过练气功而意守人静,以神御气;或通过绘画、书法、音乐、下棋、旅游等有意义的活动,来陶冶情操,修性怡神!
1
动静结合
动与静,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两种形式,有动才有静,动中包含着静,静中蕴伏着动。如形属阴主静,是人体的物质基础,营养的来源;气属阳主动,是人体的生理功能,动力的源泉。又如五脏藏而不泄,主静;六腑泄而不藏,主动。只有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才能保持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等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人体才能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养生即提倡“养生莫善于动”,又强调“养静为摄生之首务”的原则!
动,包括劳动和运动。“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气机通畅,气血调和,经络通达,九窍和利,提高抗御病邪的能力。运动养生的方法有多种,如散步、打拳、舞蹈、游泳、按摩、气功等,可根据不同的年龄、体质、季节、环境等选择适合于自身状况的运动项目。不过运动养生也要从实际出发,避免过度疲劳和进行过量的运动,否则对身体有害无益,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注意。此即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养性》中所告诫的“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静,主要指保持精神上的清净,还包括形体活动的相对安静状态。心神为一身之统领,任诸物而理万机,具有易动难静的特点,故清静养神十分重要。只有心静方能神凝,神凝方能心定,如此神藏而不妄耗。倘若心神过于躁动,神不内守,就可扰乱脏腑,耗伤精血,招致疾病的发生。另外,还须注意劳逸结合,不妄作劳,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适度而不宜太过,并保持充足的睡眠,通过静养来消除疲劳,恢复旺盛的精力。再如气功中的静功,也是通过一定的体态姿势、特定的呼吸方法及意念活动,在“入静”的状态下,提高情绪的稳定性,控制自己的心境、感情,进行内部的自我锻炼和调节,从而起到对机体的“调整”、“修复”和“重建”作用!
1
调养脾肾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是元气、阴精的生发之源,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心。肾中精气阴阳的盛衰,与人的生长发育以及衰老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肾气充足,则精神健旺,身体健康,寿命延长;肾气衰少,则精神疲惫,体弱多病,寿命短夭。正如明·虞抟《医学正传·医学或问》所说:“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夭”!
气血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营养。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中的精微物质必须依靠脾的吸收和转输,才能化生为气血,营养于周身,维持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人体生命活动的根基是肾,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是脾。养生保健,调摄脏腑,应以脾肾为先,既要故护肾脏,又要调理脾胃,使精髓足以强中,水谷充以御外,各脏腑功能强健,精气血精液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武威医科院中西医结合科/风湿病专科
一
科室概况
中西医结合科成立于1998年,是我院的一级临床科室;风湿病专科成立于2018年,是我院的二级临床科室。科室拥有中西医结合特色门诊3个,住院部1个,床位40张。近年来,科室先后承担省级科研项目1项,市级科研项目10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明医学实用型专利2项,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具备较强的临床、科研、教学能力。
二
科室特色专科
(一)风湿病专科:
1.代表性技术:⑴风湿免疫病的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治(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骨质增生及骨质疏松、干燥综合征、白塞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病、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各种血管炎等); ⑵益肾壮督、蠲痹通络法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 ⑶益赛普、云克、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 ;⑷益气养阴润燥法联合西药治疗干燥综合症 ;⑸“三叠一浴法”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病。
2.代表性设备:(1)高频热疗机;⑵中药离子导入仪 ;⑶中药熏蒸治疗仪;⑷红外线理疗仪;⑸中频治疗仪;⑹蜡疗机;⑺骨密度检测仪;(8)神灯理疗仪 ;(9)神经肌肉刺激仪;(10)多功能颈椎、腰椎牵引床。
(二)内分泌及代谢病专科:
1.代表性技术:⑴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治(糖尿病、亚急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⑵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各种慢性并发症 ;⑶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结节;⑷甲亢碘131治疗;⑸甲状腺细针穿刺;⑹代谢综合征的诊治;⑺高尿酸血症的诊治。
2.代表性设备:⑴罗氏血糖仪 ;⑵神经肌电图检测仪;⑶骨密度检测仪;⑷针灸、艾灸、中药足浴、中药离子导入仪。
(三)皮肤病专科
1.代表性技术:⑴各类皮肤病的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治(银屑病、带状疱疹、皮炎、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脓疱疮、丹毒、手足癣、体癣、甲癣、玫瑰糠疹、扁平苔藓、痤疮、结节性红斑、系统性硬皮病、脱发、斑秃、白癜风、瘢痕疙瘩等);⑵90锶贴敷治疗瘢痕疙瘩;⑶益赛普、云克治疗银屑病(牛皮癣)、银屑病关节炎;⑷“三叠一浴法”治疗银屑病(牛皮癣)、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病;⑸潜阳宁心安神方联合西药治疗顽固性湿疹、皮炎等;⑹刺络放血、拔罐疗法、三黄膏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
2.代表性设备:⑴90锶贴敷治疗器;⑵中药熏蒸治疗仪;⑶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IgE16项。
(四)脾胃病专科:
1.代表性技术:⑴各类脾胃病的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结核性腹膜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慢性泄泻、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⑵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⑶除湿升阳法治疗慢性泄泻;⑷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⑸中药辨证施治联合针灸、推拿、中药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⑹中医三联疗法(中药内服+中药结肠滴注+隔药灸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⑺清、温、滋、调四法辨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扶脾固肠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克罗恩病;(10)中药联合常规四联方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
2.代表性设备:⑴日本产奥林巴斯电子胃镜;⑵电子肠镜;⑶超声内镜;⑷胶囊内镜;⑸尿素[14C]呼气试验仪。
(五)中医康复专科:
1.代表性技术:⑴全身各部位推拿、按摩治疗;⑵多种病症针灸、电针、拔罐、刮痧治疗;⑶中药熏洗治疗,针对关节痛、瘙痒性皮肤病、失眠、身心疾病中医调理等效果显著;⑷穴位埋线治疗,呼吸及消化系统多种疾病如:咳嗽、哮喘、气管炎、胃痛、胃胀、便秘、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等效果显著;⑸三伏贴、三九贴贴敷疗法,针对风湿病、痛经、月经不调、慢性病症及亚健康状态调理等效果显著;⑹耳穴压豆疗法,针对胃痛、胃胀、消化不良、高血压失眠等多种病症有很好的调理作用;⑺颈椎、腰椎牵引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8)刺血疗法,针对热证、头痛、高血压、麦粒肿、咽喉肿痛等多种疾病效果显著;(9)拟开展小针刀、火针、火疗、蜡疗、砭石等项目,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代表性设备:⑴高频热疗机;⑵神经肌肉刺激仪;⑶中药熏蒸治疗仪;⑷多功能颈椎牵引床;⑸多功能腰椎牵引床;⑹蜡疗机。
(六)中医肿瘤专科:
1.代表性技术:⑴多途径、多手段、多疗法“立体治疗”恶性肿瘤;⑵中医药与放化疗等相结合治疗肿瘤,可减毒增效;⑶中医药与手术相结合治疗肿瘤,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⑷中医药与分子靶向治疗结合治疗肿瘤,可减毒增效;⑸中医药与内分泌治疗配合应用治疗肿瘤,可从多环节、多靶点防治内分泌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⑹晚期肿瘤的单纯中医药治疗,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⑺中医药防微杜渐,可逆转癌前病变。
2.代表性设备:⑴PET/CT;⑵西门子3.0T核磁共振;⑶GE动态500排宝石能谱CT;⑷瓦里安CX双光子直线加速器。
三
专家介绍
中西医结合科现有医生9名,其中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硕士研究生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名;护理人员20名。
专家介绍
科室电话:0935-2268122(住院部)
0935-2268443(护理站)
一、中医养生要求及时睡觉我们都知道,只有在睡眠中我们才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新陈代谢才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排毒,所以说,睡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天睡觉的时间应当是晚上九点,最好不要超过晚上十一点,第二天早上一定要在八点之前醒来,俗话说,早睡早起身体好
对大多数人来说,养生二字听着简单,但后面的复杂理论和知识却把他们吓跑了。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来接近养生。有一些中医养生的小诀窍对于很多人就十分的受用。等着这些小门道,日常抽出一点时间加以运用,相信你也会变得越来越健康
不久前,在复旦大学通识课程讲座中,首届全国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严世芸以《中国传统哲学视域下的中医学理——中和思想》为题,全面介绍了中医的学理、价值取向和对生命的关怀。以下为讲座主要内容。『“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所谓中和思想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中医认为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有兴有衰。因此,每天十二个时辰养生要遵循规律,而丑时和寅时是养好肝和肺的至关重要时辰,一定要睡好觉。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一张简单实用的
为什么从古至今中医多长寿?来源于中医的理念是:防病大于治病,平时从饮食,生活,运动上面注意养生,从根本上就避免了疾病对身体的损伤,自然就长寿啦!中医 冷饮 养生 睡眠 体检中医 冷饮 养生 睡眠 体检中医 冷饮 养生 睡眠 体检您还有哪些健
现在很多人都开始注意身体健康,想要进行养生,那么在选择养生方法的时候,不妨试试中医养生法。中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医学,除了对各种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以外,还能够起到良好的养生作用,不同的方法都能够帮助身体进行调整。中医都有哪些讲究?1、调整气
入秋了,秋季是适合养生的好季节,中医专家来支招!今晚(9月5日)10点,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向上中医馆”开馆,“向上馆中医学徒”萧敬腾现场分享养生往事,体验针灸、正骨治疗;天天小兄弟带来一首《本草纲目》养生秀,讲述自己与中医的故事,分享新
毫无疑问,过去的2017年是我国中药事业发展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全面而系统地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在这一年里,中医打破以往长白胡子的刻板印象,以活泼的网络形式被越来越多的
养生在中医看来比治病更为重要,在《黄帝内经》中提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所以在中医看来未病预防比生病再求医更为重要。那么自古以来中医们又是如何进行养生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同来了解中医的养生方法,为什么这些养生方法有效果。5
人民健康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一切为了人民幸福关注如今,老百姓越来越关注养生,开始把注意力放到挑选各种养生粉上。市面上,将薏仁、赤小豆、葛根、山药、枸杞、芡实、大枣、黑芝麻等药食同源的食物低温烘焙或炒香后打成粉的“养生粉”备受青睐,用温开水冲成糊
只要一提到养生人们就会想到吃中药,人们对于中医养生存在误解,中医养生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能够未病先防,同时也能够防止病情发生恶变,不妨来了解一下。中医养生的好处都有哪些呢?1、能够做到未病先防中医认为养生就应该做到饮食有节,有规律的起居,不
人体最喜欢的姿势是什么?既不是躺,也不是坐,而是蹲。所有婴儿在母体中都保持着这个姿势,它让我们的身体放松,又能获得安全感。只要蹲的方式正确、幅度恰当,各种蹲姿都能对身体起到养生效果。蹲一蹲,利全身“蹲”能减少脂肪堆积,对大腿、小腿、腰腹等肌
艾灸是中医里面比较温和的一种治疗方法,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也不会很麻烦,只需要短时间的享受药物的熏蒸,就可以达到疗效。通常都可以用来解决一些疑难杂症,还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使用艾灸来进行养生。中医艾灸都有哪些作用?1
一、忌怒气 遇事不怒,不生气,不发脾气。二、节食欲 食不过饱,定时定量。三、面多擦 干洗脸,能益智凝神,面颊红润无皱纹。四、发常梳 能促进新陈代谢,健脑、清神智。五、齿数叩 上下牙齿对齐,咬紧,嗑叩数次。能固牙齿不脱不裂。六、舌舔腭 以舌尖
中医的养生思想和理论《黄帝内经》言:智者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致,长生久视。“智者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中医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天人相应。“天有寒暑,人有虚实”;人与自然相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