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1 18:52:07 | 浏览:185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院办
为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升公民健康水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制定了《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指南。
中医养生最为核心的内容主要在于情志、饮食、起居、运动这四个方面的调摄。
小艾
那么,这几个方面具体要如何做呢?
一起来看看吧。
医生
01
情志
情志是指人的情绪状态和心理活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分属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为“五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故情志异常可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机逆乱而生病。《素问》中还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说,只要保持平和愉悦的心态,减少过分的欲望,气血就能通畅,精神自然充盈内守,疾病也就无法入侵。
02
饮食
食物分为五味,即辛、甘、酸、苦、咸,《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五味入胃,各归所喜,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说明五味入五脏,五味调和则能滋养五脏,补益五脏之气。
《素问》中还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意思是说饮食要均衡,以五谷为主食,五果、五畜、五菜为副食,合理搭配,营养均衡,才能达到补精益气、强健身体之目的。
03
起居
起居方面的养生是指生活作息要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做到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说明只有顺应自然界晨昏昼夜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保持精神与形体的充实,才能健康长寿。
具体而言,春季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季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04
运动
运动是指用各种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吕氏春秋》中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说明运动是很重要的。《素问·富明五气》中说,“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这些都属于过劳;而“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则属于过逸。说明只有劳逸结合,才是科学、合理的健康长寿之道。
运动养生形式也有很多,如散步、跑步、游泳、气功、太极拳等,但不论哪种方式,都必须做到持之以恒。
一、中医养生要求及时睡觉我们都知道,只有在睡眠中我们才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新陈代谢才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排毒,所以说,睡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天睡觉的时间应当是晚上九点,最好不要超过晚上十一点,第二天早上一定要在八点之前醒来,俗话说,早睡早起身体好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中医认为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有兴有衰。因此,每天十二个时辰养生要遵循规律,而丑时和寅时是养好肝和肺的至关重要时辰,一定要睡好觉。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一张简单实用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养生二字听着简单,但后面的复杂理论和知识却把他们吓跑了。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来接近养生。有一些中医养生的小诀窍对于很多人就十分的受用。等着这些小门道,日常抽出一点时间加以运用,相信你也会变得越来越健康
现在很多人都开始注意身体健康,想要进行养生,那么在选择养生方法的时候,不妨试试中医养生法。中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医学,除了对各种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以外,还能够起到良好的养生作用,不同的方法都能够帮助身体进行调整。中医都有哪些讲究?1、调整气
毫无疑问,过去的2017年是我国中药事业发展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全面而系统地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在这一年里,中医打破以往长白胡子的刻板印象,以活泼的网络形式被越来越多的
人民健康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一切为了人民幸福关注如今,老百姓越来越关注养生,开始把注意力放到挑选各种养生粉上。市面上,将薏仁、赤小豆、葛根、山药、枸杞、芡实、大枣、黑芝麻等药食同源的食物低温烘焙或炒香后打成粉的“养生粉”备受青睐,用温开水冲成糊
只要一提到养生人们就会想到吃中药,人们对于中医养生存在误解,中医养生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能够未病先防,同时也能够防止病情发生恶变,不妨来了解一下。中医养生的好处都有哪些呢?1、能够做到未病先防中医认为养生就应该做到饮食有节,有规律的起居,不
中医养生专家孔令谦是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著名中医孔少华之子,孔伯华中医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的养生秘诀深刻而直白。本文刊于《中国妇女》5月(上)当中医养生成为热门话题,孔令谦却有着深深的忧虑,深陷铺天盖地的中医养生信息,普通百姓该
养生,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上西方医学的影响,国人开始忽视养生的实践,甚至摒弃养生的理念,认为这是陈腔滥调,迂腐不堪。殊不知,他们从未真正正确的了解过养生的真正含义。中医养生是什么原理?养生,通俗的来说
每天为您送上市中医院重点专科、专家介绍、原创科普、杏林微视频、杏林微普法等优质内容。关注微信,了解医院的最新资讯,好文章要与大家分享哦!经穴养生中医经穴养生就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方
每天为您送上市中医院重点专科、专家介绍、原创科普、杏林微视频、杏林微普法等优质内容。关注微信,了解医院的最新资讯,好文章要与大家分享哦!经穴养生中医经穴养生就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方
每天为您送上市中医院重点专科、专家介绍、原创科普、杏林微视频、杏林微普法等优质内容。关注微信,了解医院的最新资讯,好文章要与大家分享哦!经穴养生中医经穴养生就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方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长寿,虽然适当的运动能够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适当的休息也可以让身体长寿。中医怎么健康养生?有哪些长寿妙招?1、休息20分钟,让心脏动起来稍微休息几分钟可以减压,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心脏的健康。经过研
形神共养,指形体与精神的协调统一,身心和谐的养生原则,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使形体强健,精神充沛,身体和精神得到协调发展,才能保持生命的健康长寿。中医学认为,人的形体与精神活动具有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形者神之
一、保养先后天之根本在中医理论中,气为人身之根本,人体中的气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气指人受胎后秉承的父精母血,所以它的本义就是“肾气”。人体先天之精由父母遗传而来,藏于肾,化为肾气,是人生命之根本。肾精充足则人精力旺盛、头脑机敏。晚睡、长期精